奔跑财经-yb体育官方

孟岩的专栏

文章总数

16

总浏览数

277.9万

粉丝

1

2019-11-18 12:43
对于这篇文章里关于比特币挖矿不可持续的评论,我其实在现场还说了一段话,就是这个推导完全是一个静态推导,只是为了凸显问题本身。事实上我当然知道,广大矿工和比特币社群不可能对此无动于衷,一定会达成共识,找到yb体育官方的解决方案。我对比特币的未来是非常有信心的。
344113
2019-10-23 15:52
10月19日,在腾讯第一期数字转型策略会上,数字资产研究院的副院长孟岩发表《从物权到数权:产业区块链的思考与实践》的主题分享。
101346
2019-09-18 14:43
移动广告背包项目是我近期看到的、令人眼前一亮的通证经济项目之一,而且是非常典型、有启发性的一个。
415856
2019-08-16 22:35
今天的数字资产市场是一个撒谎的市场 经济学家乔治·吉尔德说: 经济增长的关键不是为了追求货币激励而去获取新事物,而是通过学习和发现去扩张财富。新经济学认为,经济增长的根源并不在于市场机制通过激励和惩罚去操纵人的贪欲与恐惧,而是自由的企业能够通过可证伪的实验不断地积累令人感到意外的知识。”——乔治·吉尔德《知识与权力》第一章 他认为,在好的市场经济当中,从长远来讲,一个人的财富和权力取决于他的知识。知识越多,财富越多,权力越大。知识越少,财富越少,权力越小。这是一个社会分配经济资源、建立秩序的正确方式,按照这个方式走下去,社会总体就会越来越富裕。 而真正的商业知识,只有在跟市场的互动中才能得来。也就是说,市场相当于一个实验室。我们有一个想法,然后放到市场里去实践,产生一个结果。如果成功了,验证了想法,那么我们的财富会增加,知识也会增加。如果失败了,虽然财富有缩水,但是知识还是可以增长。这个循环持续下去,知识不断增长,财富不断增长,权力不断增长。 一个好市场最重要的品质是诚实不撒谎。但现实远远没有这么美好。市场这个实验室可能被人黑掉,然后故意给你假结果,变成一个撒谎的市场: 在这个市场里,你的想法得不到正确的结果。不过,在短期内,这并不意味着你的财富一定会损失,恰恰相反,很多时候失效的市场会给你的错误想法以巨大的回报。其结果是,你的财富增加了,但是知识减少了,变得更愚蠢了。 不过长期来看,财富与知识成正比,所以当知识减少,人变得更愚蠢之后,长期来讲,财富会减少。 现在有个说法,说某人“凭运气转来的钱,凭实力亏掉”。其实本质上,是因为他凭运气赚钱之后,相信了市场撒的谎,使他的知识减少了,变得更愚蠢了,因此长期来讲,他的财富会逐渐减少。 所以你想从市场中赚钱,就必须增长真正的知识。 讽刺的是,那些试图操纵、控制、黑掉市场的人,他们其实倒是在用一种特殊的方法积累“真正的知识”,即如何利用市场漏洞、黑掉市场、从他人错误中赚钱的知识。因此,他们的行为也符合“知识越多、财富越多”的规律,只不过他们的知识是关于如何黑掉市场的知识,是如何巧取豪夺他人财富的知识,是如何在一场负和博弈中获胜的知识: 必须承认,这种关于如何在负和博弈当中获胜的、损人利己的知识,在积累财富方面经常有很高的效率,特别是短期效果特别好。但由于博弈是负和的,每一轮博弈都会导致总体财富的下降,所以如果所有人都只想着掌握这样的知识,彼此之间相互割,那么要不了多久,大家都会变得非常穷。 市场自己也有很多 bugs。野生市场效率很低,很容易被 hack 和 fuck。政府的一个主要职责就是维护市场的有效性,惩罚那些试图黑掉市场、损人利己的聪明的家伙,确保市场公平有效。所以一个好的市场经济背后一定站着强大的政府。 当然,现实世界当中,很多政府经常自己就黑掉市场、损人利己。其中一个主要的方式就是错误的货币制度。甚至也有人认为,整个政府垄断货币发行的制度都是错的。 区块链和数字资产被看成当今法币制度的一个竞争者。但是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围绕数字货币建立起来的市场,今天还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它被 hack 和 fuck 的程度,远远超过现在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当中的货币和证券市场,超过它声称要与之竞争和取而代之的市场。 现在的数字资产场,是一个乱七八糟的伪市场、烂市场、无效市场、撒谎的市场,几乎除了比特币的少数几个资产之外,其他的市场都在被严重的操纵和干扰。 这个市场最糟糕的地方,还真的不是让你亏多少钱,恰恰相反,很多时候在短期内你是可以莫名其妙凭运气赚到钱的。这个市场最糟糕的地方,是对你撒谎,让你变得更蠢。作为一个普通的市场参与者,你的想法和策略丢进去之后,这个市场返回给你的任何结果和讯号都是虚假的,都不可信,都不能增进你的知识。如果你胆敢相信这些讯号和表象,你肯定会变得越来越愚蠢,长期来讲你肯定会失去财富。 小结一下,要不要参与市场,取决于你是否能够在其中学到真正的知识。 回归基本的经济和商业逻辑 怎么办? 第一个办法,就是你去当市场操纵者,学会去巧取豪夺他人的财富。因为这个过程确实可以积累真正的知识,因此也可以以一种确定性的方式增长财富。只不过,这种知识是恶性的知识,这样搞下去,过不了多久,整个市场就会完全萎缩,不复存在。又或者在后续的博弈中被别人击败,被监管者惩罚,总之可持续性不佳。 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在市场无效、撒谎、不成熟的时候,我们回归理性,回归基本的经济逻辑,争取长期的成功。 火币中国 ceo 袁煜明在西安一次演讲中问观众:你们更愿意相信事实,还是更愿意相信逻辑? 如果实验环境是客观的、诚实的,我们当然要相信事实。但如果实验环境是被操纵的、撒谎的,那我们就得坚守逻辑。 当前的数字资产市场显然是后一种情况,因此我们要回归基本逻辑。 在当前区块链和通证经济当中,我能找到的基本逻辑有三个。 第一个是普适性的商业逻辑:一个业务,如果能给投资者高回报,它一定要能赚钱。如果它能赚钱,一定是因为它满足了客户的需求,并且比竞争对手的效率更高,要么是有更高的生产效率,要么是有更高的交易效率。 这跟互联网时代、甚至工业时代的商业逻辑并无二致。 第二个逻辑是开放金融的价值逻辑:使用区块链技术构建互联网上的开放金融基础设施和服务,可以进一步扩大交易自由、降低信任成本,降低交易摩擦,提高交易效率,那就是 第三个逻辑是通证经济的价值逻辑:通证经济以通证和开源智能合约为工具,在互联网社群当中建立透明、开放的激励制度,衡量每个人的贡献,并给予有效的经济和非经济激励,从而建立大规模的、高水平、自动化和自治的在线协作,降低管理成本和交易风险,提高价值创造和交易的效率。 现在看待区块链的项目,一定要从这三个逻辑出发。第一基本商业逻辑必须要满足,然后,属于开放金融类项目的,一定要符合第二个逻辑。当然我本人最关注、也花费最多时间和精力的,是第三个逻辑,也就是通证经济的逻辑。 从通证经济的逻辑出发,我认为,今天绝大多数行业级区块链项目的基本思想和逻辑都是有严重问题的。例如过度强调去中心化,过度强调规则的不可修改性,消极管理,单一经济激励,等等。归根结底,这些都是认知上的问题,没有意识到通证经济的本质是一种经营管理技术,是管理大规模、动态互联网社群的协作的技术,而是盲目的从比特币等开放金融类项目当中模仿一些表面经验,结果根本转不起来。很多项目被当前这个撒谎的市场所欺骗,把假象当事实,把谎言当知识,摔得鼻青脸肿。更有甚者,一些项目方干脆同流合污,明明知道是骗人的伎俩,不但照单全收,而且变本加厉。这种做法在过去一段时间以来愈演愈烈,导致很多参与者对这个市场丧失信心,也导致很多项目倍感迷茫,甚至觉得区块链和通证经济根本就是伪命题。 在市场无效的现阶段,我们目前只能根据逻辑来行动,拒绝市场假象的欺骗、误导和诱惑,坚守逻辑个法律的底线。从长期来讲,市场会对正确的行动作出反应,给予奖励。开放金融和通证经济必将催生新的学科和行业,创造巨大的价值,也有力的影响每一个人的财务状况和个人成就。
179869
2019-08-16 22:29
从去年下半年以来,我一直在思考通证经济与游戏化(gamification)的关系。这不仅是因为我在一些通证项目的设计和咨询当中使用了一些非常初级的游戏化的思路,对两者融合之后的威力有一些直观的体会,更重要的是,通过理性的分析,我得出一个判断:游戏化是通证经济的必由之路。 如果一个通证经济项目完全围绕经济激励展开,不考虑心理等其他维度的激励,特别是不考虑趣味性、成就感和荣誉感,那么所有的社群成员一心想获得短期财务回报,会将通证激励的设计挤压到一个非常逼仄的空间。尤其是在项目发展的初期,社群信任尚未建立起来的时候,在财务上会经历一个非常艰难的“死亡峡谷”。很多团队身处这个“死亡峡谷”当中,闪展腾挪的空间很小。在刚性兑付的压力之下,很难不放弃初心,转变成为一个靠放消息拉盘砸盘割韭菜的赌博项目。 游戏化是解决问题的良方。在通证经济中,游戏化的意义不仅仅是提升社群成员的参与体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成功的游戏化将能够创造用户对于非物质商品的巨大消费需求,而非物质商品的制造成本极低,却能够实实在在的满足用户的心理需求,因此游戏化往往能够大大改善系统内的供需关系,降低通证刚性兑付的压力,提升社群对项目的认知和信任,帮助通证经济项目穿越“死亡峡谷”,走向社群协作价值创造的良性循环。 出于这一认识,我对通证经济与游戏化的结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而尴尬的是,游戏化是从游戏当中总结和提炼出来的,偏偏我本人二十多年没认真玩过游戏了,因此对于游戏化,我缺少体认,研究起来,总觉得像是读外文小说,始终欠着那么一截流畅和透彻。当然,我也读了不少游戏化的书,其中不乏国外游戏化大神的名作。但或许是我在这方面积累确实不够,读这些书总感觉是从理论到理论,体系很漂亮,一套一套的,画成图放在 ppt 很唬人,但真要用在实际项目的设计方案里,就感觉鞭长莫及了。更让我疑惑的是,很多游戏化的文章,满篇皆是行为经济学和心理学,道理高深莫测,就是很少谈游戏。我一边读这样的书,一边怀疑,这些游戏化大师真的玩游戏吗? 有一次,我偶然读到一篇谈游戏化的文章,其中提出一个非常鲜明的主张,说最基本的游戏化就是“核心玩法 奖惩机制 社交”。这个提法,尤其是其中对于“核心玩法”的阐述,对我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一下子帮我疏通了很多思路。比如说,之前我在设计通证经济的过程中,主要是从上帝视角来考虑系统的激励合理性和价值流转通畅度,不太从个体角度来考虑问题,有的时候普通社群成员动作太多,变化太多。而“核心玩法”就是从个体体验出发,要求设计者给玩家设置一个最基本、最简单、最高频的“套路”,比如《超级玛丽》的核心打法就是跳跃和躲避,《仙剑奇侠传》的核心打法就是 45 度角战斗,万变不离其宗。这一原则与通证经济完全是相通的,有非常强的指导意义。在比特币中,矿工的基本套路就是布矿机、挖比特币、再布更多矿机。这个“核心玩法”使得比特币矿工在一个简单的套路当中就支撑起一个可靠可信的全球数字账本。这篇文章里对于游戏化的阐述与众不同,对我非常有帮助。 出乎我意料的是,这篇文章的作者刘沐真竟然是我通证经济系统设计培训课程当中的一个学员,不止一次听过我的通证经济课程。他本人也是一个创业者,并且正在规划自己的游戏化区块链项目。这篇文章其实是从他写的一本书里节录出来的,因此我立刻下单购买了这本书,书名叫做《游戏化战略——虚拟现实重构企业管理新模式》。说实话,这本书的标题并没有很好的体现实际内容,也许改名叫做《游戏化思维及其应用》更合适。现在游戏化也是个专业领域,我不知道这个领域里的人对这本书如何评价,但对于我这个搞区块链和通证经济的人来说,这本书是非常对味口的,尤其开头两章和结尾两章,简直处处都有启发。更令我高兴的是,从字里行间就能看出来,作者是真正玩游戏玩出来的游戏化专家。在书中阐述道理的时候,他对于各种游戏的设置和思路非常熟悉,经常在一段文字当中将跨越数十年的几个游戏当中的元素串联起来,举重若轻地举例说明自己的一个观点。很明显,没有几万个小时的反复实战和思考,是不可能做到的。玩游戏要能进得去,讲道理则要能出得来,这位作者同时具备这两个能力,在我看来是真正的游戏化专家。 我联系了刘沐真,开始了与他的交流。我们进行了多个回合的对话和讨论,有一些有趣的观点。我认为这些讨论对于整个区块链和通证经济的发展可能有一些意义,因此用文字方式加以整理,分两部分发表。第一部分主要是谈通证经济当前遇到的问题,第二部分主要是谈游戏化对于通证经济的价值。 通证经济的困境 孟:我听说你准备进入区块链领域,但我觉得有必要提醒你,现阶段区块链项目败多胜少。“区块链项目”或者“通证经济”在中国兴起是 2017 年的事情,迄今已经两年多了。然而,两年多以来,在数以百计的项目当中,能说“成功”二字的寥寥无几。大多数的项目,不是最终沦为拉盘砸盘跑得快的赌博游戏,就是停留在白皮书和发布会上的嘴炮,更有甚者,很多根本就是传销欺诈的项目也打着区块链和通证经济的旗号大行其道。很多人都气馁了,怀疑区块链和通证经济作为一种商业模式根本就是个伪命题。你怎么看? 刘:通证经济肯定是有巨大价值的,这一点我是从逻辑上推出来的,按照马云的话说,是相信所以看到,不需要看到才相信。我是 85 后,我这一代人可能是第一代互联网原生数字公民,胆子比较大。因为互联网这个领域,基本就是赢家通吃,你必须做市场上第一个吃螃蟹的,承受看错趋势的风险。如果按照传统的思路,等别人先成了你再上,风险是没有了,机会也微乎其微了。 区块链经济的逻辑肯定是通的,包括你写的很多文章,你讲的课程,对我一个搞游戏化的人来说,是很容易接受的。我总结的不一定准确,但是在我看来,你说的通证经济就是社群经济的一种玩法,就是用一套 token 配合一套奖惩规则,你叫激励制度,鼓励社群团结起来一起做一件事情。你在最近火币大学的课程里提出来一个通证经济的有效性前提,就是说,如果某一件事情,在中等协作强度上,参与的人越多,规模越大,创造价值的能力就越强,赚钱效率就越高,那么在这里用上通证经济,就能够获得成功。 现在的问题是,什么事情符合上面所说的这个前提?肯定不是所有的事情。有些事情不是规模越大效率越高,你比如说做核心技术的研发突破,证明一个数学定理,可能就是一两个天才最有效率,一大堆人凑在一起在一旁起哄,只能帮倒忙。还有些事情,对于协作强度的要求太高,通证经济也无效,比如说冒着掉脑袋的危险上战场打仗,这个你靠 token 激励,恐怕远远不够。这样的事情,通证经济就帮不上忙。所以如果有人说通证经济适合所有的事情,那我肯定是不同意的。 但是我认为在互联网上,确实有很多事情,是符合你提出来这个通证经济的有效性前提的。我为什么特别确信这一点?因为大型网游就是符合这个逻辑的例子。一个大型网游,就是一个大社群,也是一个虚拟经济体,人越多越好玩,经济越繁荣,越能赚钱。所以对于像我这样研究游戏化的人来说,通证经济的逻辑肯定是成立的。这个逻辑如果不成立的话,网游就不可能发展起来。所以我不需要其他人证明给我看,我要先做成证明给其他人看。 再说,比特币已经证明了这个事情的可能性。我看到一个说法,说如果把比特币看成一家公司,这家公司的创始人失踪了九年,没有总部,没有办公楼,没有员工,也没有董事会和管理层,但是它的股票涨了三百万倍。 孟:但有些人认为比特币是一个特例,其他的区块链项目都得死。我这几年来遇到很多宣称自己能够一眼看穿事物本质的智者,现在他们普遍热衷于论证为什么比特币是唯一有价值的区块链项目。我前不久还看到一篇文章,洋洋洒洒数千言,就为了论证为什么比特币不但现在是、而且将永远是唯一一个成功的区块链项目,而其他的项目都不可能成功,必然是垃圾。 刘:你说的这种观点在我看来肯定是不成立的。比特币之所以有今天的价值,是因为人们认为它开创了一个新的世界,相当于开了一个巨大的私服,并且成为这个新世界的基石。只有这个新世界足够大,比特币才足够值钱。如果比特币的模式没有可复制性,如果这个新世界压根不存在,或者根本就是个垃圾场,比特币这块基石也将失去意义和价值。换句话说,从长远来讲,比特币不可能单独成功,区块链和通证经济的成功绝不会是个别一两枝独秀,要么“团灭失败”,要么“扎堆成功”。 孟:我曾经在一个场合预言说,从现在开始算起,几年之内我们会迎来一个通证经济项目扎堆成功的浪潮。不过现实情况,“团灭”这种可能性还没有消除。通证经济搞了几年,应该说目前还是处于困境。 我觉得主要问题还是我们这个社群的认知问题,对区块链和通证经济讨论很多,也有不少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文章,但其实对这件事情的原理和规律的认识还非常初级,你让任何一个人出来主导一个项目,不管他文章写得多好,说得多么头头是道,面对凶险的市场波动,都还是会感到巨大的无知和无力。 刘:我觉得大多数项目其实就是想很快圈一笔钱,所以流行的很多观点其实都是以到市场上圈钱为目标,根本不是以把项目做成功为目标。我进入这个圈子,听到的“成功故事”,基本都是讲怎么造概念、操纵市场。很多人并不相信区块链背后的商业逻辑,也并不真的在乎,只要能圈到钱就是胜利。 孟:这个想法也在变,大家发现好像真正发了项目的团队,绝大多数日子都过得不好。我遇到不少后悔的,觉得还不如原来的模式。 刘:会这么想的团队,基本都是想干事的,纯圈钱割韭菜的项目,早就跑路了,当然跑路以后可能也后悔,毕竟东躲西藏担惊受怕的日子不好过。但是对那些想干事的团队来说,基本逻辑虽然是通畅的,确实也还有一些重要问题并没有搞清楚,所以才不知道怎么走。 孟:是的。远远没有搞清楚。两年多以来,我一直努力地收集、跟踪和研究国内外各类的通证经济项目案例,当然更主要的是跳到具体的项目里去调研,甚至亲身参与了一些项目的设计实践,就是为了搞清楚一些问题。我跟大部分区块链创业者有一点不同,我并没有把从个别项目当中获取成功作为首要目标,而是把寻找和理解通证经济的本质和规律作为首要目标。所以我经常说,我的目标是要把通证经济变成一个有理论支撑、可重复验证的理论甚至学科。 这是有风险的。毕竟大多数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只能靠实际调研和实践,从书本上得不来,因此就要花很多实践和精力去到处跑、去调研。如果花了这些时间和精力,到了最后被实践证明确实是走不通,确实是我想多了,那对我来说就是悲剧了。相比之下其实搞区块链金融风险要低很多,因为很多模式已经被验证了,很多知识都可以在书本上学到,轻松又安全。华尔街就是这个路子,把数字资产当成一种新的交易标的,把区块链当成新的金融交易技术平台,其他的部分一概不触碰。 通证经济其实是颠覆性很大的一个方向,理论上、实践上和合规方面的挑战和风险都很大。因为现有主流的经济模式,是以企业为中心、以生产为中心的。企业雇佣员工,以命令的方式组织员工生产,然后再把产品卖出去。整个经济制度、金融服务、监管税收体系,都是围绕企业这个基本单位构建的。而通证经济,就跟你刚才总结的一样,它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互联网社群经济,它是以个人为中心、以交易为中心的,理想的通证经济里面是几十万、几百万个体,没有谁来命令谁、强迫谁,大家就是在一个激励规则和一套信息系统里面,由自由意志引导相互交易、相互协作。所以本质上通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但它是一个在特定规则之下的“子市场”,而这个子市场当中的主体是个人而不是企业。所以你看,现代的银行系统,主要是围绕企业账户提供各种信贷金融服务的,但通证经济中,我们是没有企业账户的概念的,所有的账户都是个人账户。 这个转变对于现代经济制度的冲击是非常巨大的,而且是根本性的。当然我并不认为通证经济可以和应该取代所现有的全部企业,但是我坚信在很多场景下,通证经济比现在以企业为中心的经济模式要更有效率。我们必须证明这一点,否则主流社会没有理由付出巨大的代价来接受通证经济。 刘:最好的证明还是通过扎堆出现的成功案例来让监管部门和大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毕竟这个世界绝大多数人对于展望和创造未来是没有兴趣的,他们只相信眼见为实。举个例子,电商在逻辑上显然是成立的,而且从 1999 年就有了,但大众实际上也是到了 2010 年之后,亲眼看到淘宝、京东的崛起,才逐渐承认的。区块链和通证经济恐怕也避免不了这样的一个过程。 孟:这一点我相对乐观,一旦解决了认知的问题,大量的成功项目会喷涌而出,公众会迅速理解这个新的范式,速度会比互联网快得多。而我认为,游戏化是实现突破的一个关键元素。这就是为什么我来跟你交流的原因。 刘:但我觉得游戏化能解决的问题,是项目已经上了正轨之后,至少它的发心得是正的,逻辑是顺的。 有些项目是根子上有问题,这种项目越用游戏化越糟糕。比如从一开始就是冲着割韭菜来的,设的就是一个庞氏的局,说是区块链项目,里头所有人全是投机客,全是今天进去明天就想赚十倍出来的人,没有消费者,没有买单的人。这种项目往往单纯强调经济激励,向社群承诺或者暗示高收益,激发社群嗜血的投机牟利心态。一个好人掉到这个局里也变成刀头舔血的赌徒。 你只要稍加分析,就会发现,整个系统当中没有创造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没有人掏钱买单,所有人参与其中都是为了快速赚钱。这种项目就是庞氏骗局无疑。通证经济能够发挥作用,要么就是降低了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要么就是提高了分工协作水平,提高了个体间合作的积极性。这些效果最终反映出来,是更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更好的用户体验。最终还是要有人来买单。没有人买单的系统肯定是庞氏骗局。我之所以选择游戏化这个方向,不光是因为我最熟悉这一块,更重要的是我知道游戏化作通证经济,是有人买单的,有人愿意花很多钱买单。这个基本出发点必须得先有。 然后就是这个项目得符合通证经济的适用条件。你不能生搬硬套,以为在应用中塞一个 token 就是通证经济了。 我刚才也提到,并不是什么事情都适合用通证经济的。有很多事情根本不需要大规模协作,人多了反而效率低,这样的事情并不适用通证经济。但是在现实当中,很多项目为了卖 token 赚钱,或者赶时髦,也不管自己这个行业和场景适不适合,不由分说就加token 进去。 通证经济就是社群当中的经济模式,好的通证经济一定要有梅特卡夫效应,也就是网络效应:社群规模越大,价值创造效率越高。金融应用符合这个条件,所以比特币是成功的。但是并不是只有金融应用符合这个条件,通讯、游戏、社交、特定爱好者网络,还有很多的应用,都符合这个条件。 孟:是的,一是不了解通证经济适用的条件,二是不理解通证经济发挥效用的原理,缺少独立的思考,那就只能盲目跟风,不讲逻辑,空谈概念,市场上哪个模式火就抄哪个,哪个项目翻的倍数高就学哪个。比如去年看到eos 做超级节点风生水起,就纷纷推出超级节点制度,今年看到某项目搞所谓“共振”,就纷纷模仿类似模式,最近看到比特币一枝独秀,恍然大悟,原来还是算力挖矿最靠谱,于是回归算力挖矿。从来也没有认真分析过这些项目背后的真实逻辑,而是空泛的喊概念,今天喊去中心化,明天喊社区节点,后天这些概念统统败了,于是发现还得是让矿工买矿机交电费才能支撑币价。 通证经济再怎么说,都得遵守最基本的经济规律。通证经济如果有用,如果确有价值,一定是可以用经济学、金融学、心理学里的原理来解释的,一定是不违背规律的。但我看到一些区块链项目的宣传和活动,主要是抛概念、表决心、喊口号、放消息,不知道他们在背后是否冷静的思考过自己的系统何以有效,逻辑上是否讲得通,对其他项目的模仿是否合理,符不符合经济学的规律?我觉得大家都应该追问一句,得让项目把道理讲通。经济活动最根本的元素就是分工、协作、交易,你如果不能讲清楚通证如何有助于提高这些最基本经济活动的效率,那就是不讲道理。 很多项目就是不讲道理,通过所谓的市值管理在市场上制造一个又一个的假象,却连一个讲得通的逻辑都没有。你看他们的白皮书,会感觉他们发了一个token,就可以抓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拽飞起。但是这样的项目只要善于在市场上兴风作浪,往往能够在一段时间里蒙蔽不少人。 刘:不讲道理,完全被现象牵着鼻子走,这是我们中国人特别容易犯的毛病。从根本上来说,我们的文化是极端经验主义的,永远相信存在既是合理,现象就是硬道理,对于理性和逻辑是缺乏足够的信心和耐心的。但是这个情况你也很难改变,现状就这样,几代人的时间可能都改不过来。所以现实的解决之道,就是利用它,因势利导,做出现一些“好”的成功案例,用“好”的现象去牵大家的鼻子。一旦出现几个成功案例,大家也会一窝蜂的去追捧去模仿。 孟:还有一个问题,通证激励不合理。有些项目,发心是正的,业务逻辑也可行,但是通证激励制度跟他要奖惩的目标对不上。 这是我的主要研究方向,就是如何设计通证激励才能真正推动社群发展。这块内容说起来就很复杂了,需要从四次分配的角度和“铸币税”分配的角度来分析,在这里就不展开了。 现在有一个很突出的问题,把全部心思用来玩通缩游戏,想尽各种办法冻结流动性,但从来不想着怎么能够提供真正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 现在如何通过控制 token 发行量来强迫币价上升,成了圈子里的一个“显学”。两年多以来搞了不少创新,比如回购销毁,发行量动态收缩,等等。今年以来流行的staking 和 defi, 当中有相当多的想法也是冲着冻结流动性,推动币价上升去的。 我不是说这件事情没有意义,其实通缩文化算是区块链经济当中一个比较鲜明的特色,各个项目都以胸口碎大石的决心向社群承诺通缩方案,这本身就是民间对官方不断制造通胀贬值货币所作出的一种反应,不管它有没有道理,反正已经蔚然成风。我在自己的一些设计建议当中也经常遵循这一惯例,在一定范围之内,可以做到利大于弊。 问题是,你不能只想着这件事,舍本逐末。因为一个通证项目,归根结底是要看它对外提供什么产品和服务,创造什么价值,就好像一个国家的经济,归根结底取决于实体经济,取决于能够制造多少产品和服务,而不取决于央行货币管理的水平。 我最近看到不少通缩设计方面的奇技淫巧,真是高超。但与此同时,我不得不想,有这个本事,为何本末倒置,不在“供给侧”下功夫?实际上,系统能够供给有竞争力的产品与服务,对于 token 的价值是最有力的支撑。不解决这个问题,把全部心思都放在玩通缩游戏上,这个路子如果能走通,那我们全体老百姓都可以不工作了,只要央行官员把货币量控制好,国家就富裕了,民族就复兴了。这肯定是扯淡嘛。 刘:我认为你说的“供给侧不足”的问题是特别突出的。从游戏化的角度来看,正是因为多数项目对于用户的真实需求发掘不够,在供给侧拿不出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消费性产品来,所以一股脑的走向单纯经济激励,给用户发钱。给钱是最不用动脑子的方式,因为用户对钱的需求始终存在而且无穷大。可这样一来他们也就失去了靠产品赚钱的能力,只好走向庞氏骗局。 根据我对于游戏化社群的观察和经营来看,单纯经济激励是一个误区。在游戏当中也有经济激励,但是绝对不单纯依赖经济激励。恰好相反,经济激励应当适可而止,应该深度理解玩家的心理需求,提供多方面的激励,比如荣誉感、特权感、掌控感、自我认同,或者说的白一点,让玩家觉得爽。其实游戏就是卖“爽”的感觉给玩家。为此游戏化积累了很多经验和技巧。 我经常站在游戏化的视角来观察和研究区块链项目。换一个说法,就是我经常把一个区块链项目看成一个网络社群游戏。如果从这个视角来看,绝大多数的区块链项目可以说是太粗糙了,在发掘用户需求方面做得非常不够,对于游戏化领域积累起来的大量经验和技巧也知之甚少。 比如你刚才提到的供给侧不足的问题,其实在游戏化里有一整套理论来指导虚拟物品的供给和数值设置的问题。如果沿着这个方向思考问题,很多通证经济系统是可以向用户提供大量虚拟商品和服务的,而且用户会非常乐于购买它们。如果这些商品和服务必须以项目主通证购买,那就相当于支持了这个主通证的价值。我认为这个是解决你刚才所说的供给侧不足的一个有效的办法。当然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很多行业级的区块链项目恐怕要定制考虑。 孟:是的,我完全赞同。通证经济本来就鼓励社群内交易,社群内交易越活跃,通证经济就越繁荣,项目发起者刚性兑付的压力就越小。所以我认为游戏化确实是通证经济走出困境必须要考虑的一个方向。 刘:再补充一点,我觉得现在绝大多数区块链项目都不好玩,不够酷,索然无趣。这块有很大的潜力,是游戏化能够帮忙的。 很多人对此不以为然,觉得大家参与区块链就是冲着赚钱来的,不是来玩的,要是冲着玩,不如直接去玩网游。但我觉得这两个事情根本是可以结合的,把区块链做成一个大游戏,不但完全可能,而且应该是非常有好处的。 我举一个例子,我有一个朋友是中国狗狗币(dogecoin)社区的发起人之一,她给我讲了不少狗狗币的事,非常有意思。这个项目基本上违反了各种通证经济的规则,发行量巨大而且永远增加,功能也特别简单,什么智能合约、高性能、并发、跨链,提都不提。创始人一早卖空了所有狗狗币跑掉了。但是因为狗狗币是用于打赏的,社区建立了一个搞怪搞笑的准游戏文化,所以狗狗币社群一直在发展,现在排名全球第29,而且社群支持热情非常高。我今天早上还看到狗狗币社区煞有介事的发了一篇搞怪新闻,说狗狗币创始人因为谋杀一条狗而被逮捕了。估计社区的人再大笑至于,也会给作者不少打赏吧。我觉得这个就是歪打正着的一个通证经济游戏化的案例,证明游戏化是可以给通证经济带来很多好处的。 (待续)
167118
2019-08-16 22:20
6月18日,facebook位于瑞士的子公司libranetwork(天秤座网络)将发布其加密数字货币项目白皮书。此前bbc报道说这个数字货币叫做globalcoin,翻译过来就是“全球币”。不过后来又传来消息说,globalcoin只是其员工在内部的昵称而已,该数字货币正式的名称还是libra(天
346534
2019-08-16 22:09
春节假期一结束我就来澳洲出差,飞机一落地就看到两个大新闻,一喜一忧。喜的是摩根大通发了自己的数字货币 jpm coin,忧的是我心中的密码朋克英雄 bruce schneier 教授放炮说区块链无用。国内朋友立刻在微信上问我的看法,我想与其有一句没一句的回复一些只言片语,倒不如把我的想法系统的说一下。不过落地澳洲以后确实挺忙的,今天才得到一点空,快快写几句。 必要的话说在前面,我的思考还是很浅的,而且也没有足够的时间研究这个问题,特别是我对于银行支付清算业务的理解有限,所以有浅薄不当之处,还请读者体谅和指出。 实际这两件事情不应该分开看,而应该视为一问一答。bruce schneier 教授的言论是 2 月 6 日po 在 wired 博客上,因为春节的原因,2月 12 日消息传到国内。只隔了一周,2 月 14 日,摩根大通宣布 jpm coin。我们应该问,如果 bruce schneier 是对的,那摩根大通为啥要发 jpm coin?特别是摩根大通的 ceo 杰米·呆萌同志以前狂喷比特币,肯定不是区块链的盲目信徒,也不会是为了赶时髦(现在还赶个毛的时髦...)。 作为全美最大的银行之一,此次不但发币,而且确实发在私有链上(基础设施是从 ethereum 改出来的 quorum,项目地址在这里:https://www.jpmorgan.com/global/quorum)。摩根大通到底是出于什么考虑? 我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说一下 bruce schneier 的背景。 bruce schneier 是最全世界受尊敬的密码学家之一,著名的密码朋克,也是多产的密码学和计算机安全作者。他最最为人铭记的贡献是在 1993 年出版了石破天惊的密码学名著《应用密码学》。这本书永远的改变了全世界密码学应用的面貌,可以说是密码学从军用走向民用的关键一步。 具体地说,在 schneier 教授出版这本书之前,密码学基本上就是一种军用技术,各个国家在这个领域投入大量的军费,秘密开发部署,基本不让普通民用企业和个人接触。而民用密码学是什么水平呢?美国情况我不了解,中国的情况我还有印象,当时在中国的电脑技术报刊杂志上,还有很多程序员和业余爱好者发表各种自制的密码方案,其技术水平还停留在一战以前,可以说是土法炼钢,根本不堪一击。 正是因为 schneier 教授的这本书,才使得中国以及全世界很多国家的程序员有机会一步到位的学习世界先进水平的密码学。更狠的是,当时美国政府把密码学程序代码视为军火,不允许出口,结果 schneier 教授找到了法律中的一个空子:法律不允许代码放在磁盘、磁带、光盘等介质上出口,但忘了把纸介质包括在其中。于是 schneier 教授一不做二不休,把全部加解密算法的 c 语言源代码印在书里,其篇幅占全书一小半。 可以说,schneier 教授以一己之力帮助全世界开发者跨越了几十年的黑障。这是什么精神?这就是密码朋克的精神。要不是有一批像 schneier 教授这样的人“冒傻气” 似的把这些技术免费开放给全世界,至少中国今天的 it 和互联网产业完全不会是这个样子。 schneier 教授后来还写了很多书,不过仅凭这一本,他已经彪炳史册了。我是程序员出身,所以 schneier 教授确实是我们这一代程序员心目当中的英雄。 那么一代密码学泰山北斗生怼区块链,怎么看待呢? 实际上 schneier 教授对于区块链的核心批评是 “verification is not trust”,就是说,验证不等于信任。他的意思是说,区块链不管有多少节点,这些节点对于一笔交易账目只能验证其数据完整性(data integrity),并不能判断这个交易在现实世界中是否是值得信任的,因此也就跟信任差着十万八千里。所以,区块链并不能解决信任问题,所以其实没啥用。 我举个具体的例子。假设有一个人打电话说是某医院急救中心工作人员,声称你小孩紧急入院并需要一笔押金,然后给了你一个医院的账户,让你用区块链汇款给这个账户。在这种情况下,什么是验证,什么是信任呢?验证是指你汇款的这个行为能够得到区块链上多数节点的认可,他们能确认你的账户上确实有足够的钱,并且能确认你的钱确实转给了那个地址,这个是区块链节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但这远远不够,你需要的其实是信任。信任是什么?信任是你要能确认这个账户属于那家医院,以及这个打电话的人是那家医院的工作人员。这两件事情,是区块链上的节点无法确认的,不管有多少节点为这笔交易做了 verification,仍然构不成 trust,这仍然可能是一个骗局。也就是说,你们区块链节点整天嚷嚷分布式共识,还搞出一大堆牛叉算法来,搞得大家崇拜不已,还以为你们能达成多么天大的共识来,闹了半天,共识来共识去,都是些小事,真正需要你们共同背书、保证、认定的,你们啥也共识不出来。 bruce schneier 以这个理由否定了区块链,有没有道理呢? 既有道理,也没有道理。 有道理,是指 schneier 的这番言论,如果被视为警告和训诫,是非常言之有物的。某些不明就里的区块链爱好者,看到一些宣传口号,就以为区块链能解决全部信任问题,这其实是一种误解。抱有这种误解的人,仔细读读 schneier 教授的观点,能帮助他加深对区块链实际能力的认知。 然后,有道理的部分就到此结束了。很遗憾,我确实觉得在这个话题上,schneier 教授进入了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他认为达不成信任,区块链就毫无意义,他抨击私有链毫无价值,这两个观点我都不赞成。 先说区块链如何实现信任。这个其实已经有很多讨论,自主权身份加上区块链上的历史交易数据就可以解决。这不是我今天论述的重点,所以我不展开说,只是结合上面的例子介绍一下。如果是在上面的例子里,我确实不知道这个地址是不是医院的,但是自主权身份技术可以让这个地址的所有者向我证明,他拥有来自卫计委签发的身份证书,而那个签发证书的卫计委有人大、国务院联合签发的身份证书,以此类推。如果我还想更谨慎一点,可以要求我的人工智能助手检查和分析该地址的交易记录,看看是否有很多人在给他支付医疗费用,它是否跟社保机构账户、保险公司账户之间有定期的支付结算记录,这些记录的频率和时间模式是否匹配一个公共医疗服务机构,如此等等,人工智能助手可以在一分钟后以一个置信概率告诉我这个地址是否属于一家公共医疗服务机构。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实现从验证到信任的飞跃。 这里的核心问题,是根据一个账户的全部历史行为来判断它的性质。这是我们产生信任的唯一方式。一个账户,如果从它诞生的第一天起,它的全部行为都像是好人的账户,那它就是好人的账户。就这么简单。我们在现实世界中对他人建立信任,主要也是通过追踪其历史记录这一个方式。 当然,你可能要问,医院为什么要让自己的交易记录暴露出来给你的人工智能查阅啊?他不愿意咋办?这就触及到区块链的一个基本原则了,就是数据和规则的透明。今天不在这里展开,我以后专文分析。 再说私有链无用论。谈这个问题,就要结合摩根大通 jpmcoin 了。 先介绍一下摩根大通。摩根大通英文名 jpmorgan chase,财经界称“小摩”。有小摩当然就有大摩,大摩是指投行摩根斯坦利( morgan stanley)。大摩小摩本是同根生,它们的前身就是美国金融史上赫赫有名的 jpmorgan 公司。1930 年,根据美国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jpmorgan 公司拆分为摩根大通和摩根斯坦利。 (花絮:jpmorgan chase 的名字很有来头,这其实是两个人的名字。jpmorgan 当然就是大名鼎鼎的老摩根啦,不多说。chase 是谁呢?是指 salmon p. chase,此君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财政部长,也就是林肯的搭档,在内战中搞出一系列操作,确保了北方的财政优势,可为居功至伟。不过他主导发行的绿背钞票在战争中贬值一半,也因此挨了不少骂。实际上这家银行跟 chase 毫无关系,银行以 chase 命名,只是银行家们向财长大人致敬的一种方式,你懂得。) 2010 年之后,摩根大通就成为美国最大的金融服务机构,资产负债表总规模约 2.6 万亿美元。 好,下面我们来说 jpmcoin,把这个事情说明白,schneier 教授的“私有链无用论”也就基本回答了。 摩根大通在自己的网站上发表了一个简短的 qa (https://www.jpmorgan.com/global/news/digital-coin-payments),我知道国内有媒体已经将它翻译成中文并且发表了。希望各位往下读之前,确保已经认真读了这个 qa,否则我下面说的很多事情可能令人感到费解。这个 qa 说清楚了很多问题,但还有很多重要问题顾左右而言他。所以我在这里就不重复它,而是提供一些解读和合理的推测,供各位分析。 先说结论,jpmcoin 是摩根大通在区块链金融领域的一次战略级尝试。所谓尝试,就是可能失败,允许失败。如果失败,他们可以再继续完善,不是说必须得毕其功于一役。所谓战略,就是意义重大。如果成功,对于摩根大通来说就是个高维竞争利器,对于华尔街来说,可以扩大和增强对全球金融业的统治力。 关于 jpmcoin,技术实现上没啥了不得的,难点在搞清楚其经济系统背后的价值和意图,值得关注的问题有这么几个。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 jpmcoin 只供摩根大通的机构用户使用? 第二个问题,主要用来干什么?有什么优势? 第三个问题,作为一个准入受限的区块链,谁可以成为 jpmcoin 的区块链节点? 第四个问题,jpmcoin 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对于摩根大通和华尔街来说意味着什么? 我一个一个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 jpmcoin 只供摩根大通机构用户使用? 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技术上 jpmcoin 的基础设施 quorum 还不能支撑 c 端支付应用。quorum 是摩根大通开发了两年的私有链/联盟链技术,可以视为是以太坊的私有/联盟链版本。以太坊的技术实现和代码水平其实并非顶级,所以这个基础不是特别强。根据这里(https://medium.com/menapay/menapay-blockchain-tests-quorum-tps-8aac5f51820b) 的测试,去年三季度,在 7 个节点上,quorum 最高也就能达到 150-170 tps,支撑机构间交易是足够了,支撑 c 端支付应用还差得远。c 端支付所需要的性能至少数千至上万 tps。支付宝在去年双十一创造的峰值交易记录是 25.6 万 tps。大家可以自己对比一下。 第二个原因,在目前 jpmcoin 的应用场景下,个人用户从区块链支付中感受不到什么好处,能够感受到好处的主要是机构用户。这个道理要结合下一个问题讲。 第二个问题,jpmcoin 主要用来干什么?有什么优势? 在 qa 里摩根大通说,jpmcoin 主要用来做机构间支付,主要优势是可以提高支付效率。 这里的关键问题是,jpmcoin 为什么可以提高支付效率。这是理解整个 jpmcoin 以及区块链金融应用价值的关键。 区块链数字货币提高机构间支付效率的核心原因,是可以将支付和清算两步并做一步走,或者说,使用区块链数字货币可以实现支付即清算。 摩根大通的前身 jp摩根公司,在美联储成立之前,事实上是全美银行业的清算中心。当时纽约的主要商业银行都在 jp摩根公司开户头,然后每天银行下班以后,各银行的清算代表就聚集到 jp 摩根公司的一间办公室里,开始盘账。这里我是说真的,没有任何夸张和玩笑,在一个多世纪以前,真的有这么一群人,每天傍晚聚集到一个办公室里面对面的、耳鬓厮磨的相互盘账。他们把彼此银行之间的每一笔相互支付加起来,最后得出一个净值,然后动用自己在 jp摩根公司开的账户里的钱来相互支付,这个过程就是清算。 清算是记账行为的直接后果。如果使用现金,则可以避免。比如,让这帮银行代表各自捧着一堆现金,每当有一个客户从 a 银行汇 100 块钱到 b 银行,a 银行代表就抽 100 元钞票交给 b 银行代表。反之,每当有一个客户从b 银行汇 100 块钱到 a 银行,b 银行代表就抽 100 元钞票交给 a 银行代表。咱们谁也别偷懒,规规矩矩付现金。那么这一天下来,一下班,账目已经清清楚楚了,咱们这边不用清算,直接就可以挥手明天见了。 但是这么做太麻烦了,也容易出错啊。所以各机构多方之间的相互转账,都是以记账方式进行,而这些转账交易的原始信息又分散在多个不同的账本上,所以需要每天花时间清算。时至今日,计算机可以将这个过程的效率大大提升了,但是清算本质上严重拖累了机构间支付和交易的效率,先不说多了这么一个环节拖慢了效率,更严重的问题是对不上账。一旦出现对不上账的问题,哪怕是一分钱的出入,工作人员都得彻夜不眠不休,人工核查,找到问题。 中国有全世界最牛叉的央行清算系统 cnaps,但是其本质距离上面说的过程相去不甚远,同样存在繁复的清算过程。而且只要有清算环节,只要涉及到多本账的问题,对不上账的情况就会以超乎你想象的高频率出现。因为问题出在银行 a 和银行 b 各自的私账里,所以 cnaps 再快再牛,也解决不了问题。 可见,上述问题是记账模式的本质问题,要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回到现金模式。而区块链就为解决上述问题铺平了道路。 我虽然对于 jpmcoin 的细节还了解不够,但是根据下图的描述,jpmcoin 支持之下,摩根大通机构账户之间的相互转账是通过直接移动 jpmcoin 进行的。当现金移动的速度足够快的时候,就成为首选yb体育官方的支付方式了,从而也使得清算环节变得不再必要。 仅就这一点,摩根大通就可以大大的提升机构用户之间相互转账支付的效率,免去令人痛苦的清算和对账过程,对机构用户来说简直是太大的福音了。 这也就能把第一个问题回答完毕了。为什么 jpmcoin不面向普通用户?因为普通用户在现在的支付场景中,根本感觉不到清算所带来的痛苦,他们以为自己的支付转账实时到账了、结算了,其实根本不是,是支付机构把后面的麻烦事给包揽了。所以痛苦在机构这一边,因此也只有机构才能感受到 jpmcoin 的好处,普通用户感受不深。 第三个问题,作为一个准入受限的区块链,谁可以成为 jpmcoin 的区块链节点? 这个问题就是摩根大通没有讲清楚的了,也是我最关心的事情。 核心问题是,摩根大通会让自己的主要机构客户来运营节点吗?如果是的话,那么就非常有意思了,因为这就是真正实现了行业内的去中心化。 举个例子,如果摩根大通的两家客户都是银行,分别是银行 a 和银行 b,银行 a 现在有一笔给银行 b 的一万美元的转账。 如果银行 a 和 b 都不是区块链上的节点,那么他们两位都得信任摩根大通选择的那些节点,这种信任显然还是建立在区块链之外,还是以中心化方式建立起来的。也许摩根大通选择的几个节点全都是自己的数据中心,那就跟用区块链做数据库的中心化系统没多少差别了。这也就是 bruce schneier 说他对于私有链不感兴趣的原因。 但是如果银行 a 和 b 都是区块链上的节点,那就有意思了。因为 a 和 b 相当于也是这本账的主人,他们不需要实现信任任何第三方,而是可以自主的为自己发起的交易背书。其他节点一看,你们两个自己都认了,那我们也乐得做个顺水人情,给你个 verification 吧。在这里,verification 和 trust 就统一起来了。而至少在这个小圈子里,我们就实现了去中心化。 不过我估计一开始 jpmcoin 不可能采取这个做法,毕竟 quorum 技术上也撑不住。但这个发展方向,应该说是有吸引力的。最重要的是再不失主导权的前提下占居道义上的制高点。不要小看这个东西,道义的力量长期来说是无可阻挡的强大。 最后一个问题,jpmcoin 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对于摩根大通和华尔街来说意味着什么? 在 qa 中,摩根大通暗示了两个发展方向。第一个就是纵向深入到他家其他的业务当中,他们点了存管业务(custody)、清算、结算业务(clearing & settlement),恐怕这还只是轻轻挠了挠水面,不过已经很有想象空间了。我们通证派的看法,区块链既然可以做数字货币,就可以做数字mbs/abs,数字债券,数字股票。摩根大通yb体育官方的业务范围极其广泛,一旦在支付领域应用成功,其他方面就可以逐渐推开。请注意,quorum 作为以太坊变体,是有执行复杂智能合约的能力的,绝不是转个账了事。摩根大通选择 quorum 作为自己的区块链技术发展方向,未来必然在智能合约应用方面有大动作。 另一个方向就更有想象空间,那就是发行锚定其他国家货币的 jpmcoin 变体。在qa 中,摩根大通明确说这是未来会考虑的事情。这个就猛了,如果摩根大通能够在同一个区块链上支持锚定多个不同外币的数字货币,然后再搞一个数字货币交易中心,摩根大通就可以在技术上实现一个全球清算中心。请注意,中央银行最早的功能就是清算。如果摩根大通乘胜追击,搞一个同业拆借市场,自己再扮演一下最终贷款人和交易商的角色,呃,这样搞下去,它就可以事实上成为一个世界准央行。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摩根大通可以在高效、平等、去中心化的旗帜下,整建制的把另一个国家金融活动和经济活动吸入麾下。这个脑洞太大,也太阴谋论了,但是各位平心而论,技术上难道不是完全可行的吗? 1913 年美联储成立之前,jpmorgan 公司事实上是美国的中央清算银行,它的实践为美联储的成立扫清了道路也积累了经验。现在,摩根大通要干的这件事情,历史的看,又将为谁扫清道路、积累经验呢?有意思,很有意思。 讲完这一层,我想对于 bruce schneier 教授的质疑,jpmcoin 确实已经给出了一个很有力的回答。但我还想补充一点自己的看法,就是关于美国和华尔街的区块链战略。 世界上不同国家对于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的态度现在已经出现了明确的分野,应该说大多数国家的政府视数字货币为贼寇,这是事实,毫不夸张。国内传说某些国家对数字货币态度如何温和友好,大多是没有了解最新情况。最新情况就是,数字货币在大多数国家现在都是灰头土脸。 问题在于,很多国家的政府觉得,美国也是这么看的。你看,美国证监会对某些数字货币项目的态度多么的凶狠啊,罚钱又抓人,这还不够说明问题的吗? 还别说,美国还真就不是这么看的。 我的观点是这样的,华尔街已经看清楚了,区块链和数字货币是好东西,也是危险的东西。如果为我所用,它不但可以帮我提高效率,而且可以帮我进一步扩张和扩大全球金融霸权。但是如果野蛮生长,这个东西也完全可能成为颠覆我的武器。所以怎么办呢?华尔街来了个一手硬一手软。硬的一手由证监会来办,以证券法为依据,大张旗鼓、无远弗届的打击“体制外”野蛮生长的潜在颠覆性力量。对于比特币这种已经成了气候的体制外经济体,采用吸纳、控制、打压、体制化的方式,使之弱化为一个普通的金融投机标的,完全在华尔街的游戏规则内玩耍。软的一手,则是由类似摩根大通这样的“自己人”非常积极的探索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的技术和“建设性”应用。实际上摩根大通的 jpmcoin 只是一个代表,华尔街有很多精英已经在探索将整个金融服务整建制搬到区块链上,美国整体上也对各种可控、建设性的区块链和数字货币项目保持严肃的温柔。目前在这个新赛道上,美国已经处于领跑位置。而在这场新的竞赛中,冠军的奖赏将是对全球经济和金融的更深、更直接、更具艺术性的掌控和收割,以及对道义制高点的占领。 想到这里,我不禁感叹,脑子真的是个好东西。美国有脑子,华尔街有脑子,我们不能不佩服。
167370
2019-08-16 22:04
【作者按】整整一年前,中关村区块链产业联盟理事长元道先生就区块链和通证经济与我进行了一系列对话,并由我整理成文陆续发表,后在行业内引起了比较大的反响,尤其是我们将“token”翻译为“通证”,以及将通证经济作为区块链主要应用方向的建议,已经获得广泛接受。一年间,区块链产业和通证经济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501206
2019-08-16 22:01
交易(transaction)是最基本的经济活动,也是区块链中最基本的数据结构。我当初学习比特币技术的时候,对比特币里的 transcation 数据结构设计狠下过一番功夫研究。
242623
2019-08-16 21:59
上周,柏链道捷ceo孟岩先生前往清华,分享了一场主题为《区块链通证及通证经济》的专题演讲,内容富有干货,以下为演讲实录:
265921

热门文章

网站地图